首页 重生于康熙末年 下章
第四百五十八章 动静
从曹府出来时,伊都立面上没什么,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儿。虽说杨氏之父杨明昌抛弃子,不干他伊都立的事儿。但是,想到杨氏的哥哥是曹府的门下,他就有些别扭,觉得抹不开脸儿来。

 怨不得每次同曹提到杨氏时,曹要么闭口不言,要么转了话题。

 自己当成了心肝宝贝儿之人,是曹家下人之妹,处在曹那个身份,却是不好点评。

 伊都立想着方才自己还曾惦记央求曹认下杨氏这门干亲,就觉得自己的脸有些烫,有些臊得慌。

 不过,杨氏是李家的远亲,曹家却收留杨家遗弃之子女,这曹、李两家的关系,并不似外界所言的那般亲近。…在骑马离开曹府的时候,伊都立的心里不知为何,想到此处。

 满人最讲礼数,最爱面子,伊都立自觉得丢了颜面,对杨氏的偏疼之心便淡了几分。再加上亲命难为,就是母亲话下来,那他当儿子的能拖延片刻,却是不能驳回。

 杨瑞雪过惯了外头的悠哉日子,哪里乐意去宅门里做妾?

 伊都立匆匆离去,她还当是他回家去求情去了,没想到回来了,却是变了个人似的。她还想要哭闹,但是瞧出伊都立的无奈,也不敢当众给他没脸。

 万般无奈之下,杨瑞雪只能牵着女儿的手,上了伊都立家的马车,回那边府里…

 不提伊都立同杨瑞雪两个如何各有思量,就是曹这边,虽说那话挤兑走了伊都立,但是他却丝毫轻松不起来。

 李煦向来慷慨,在江南也广有善名,但这世上又有谁是活菩萨?

 杨瑞雪是李鼎的脔。在李宅住的日子,尾又有些不干不净。按理来说,对于这样的女子,就算是不屑处置,也当驱逐了事。

 要是她晓得了什么不当晓得的事儿,那怕是早就没了性命。

 区区一商家女。又是异乡之人,在京城无所依靠,想要怎么拿捏,那全看李煦心情如何、

 为何留了她的性命不说,还让她挂着李家远亲地名分?不是曹小人。但还是觉得其中有不可对人言之处。

 只是一时之间,让人拿不准到底是什么罢了。

 莫非,是李煦心窍,用过了这个女人,不好下手,便任由她京中住着;还是李煦另外用意,想要留个美间在这边?

 李鼎已经没了,曹甚是希望李煦老实地安享晚年,没再弄那些七八糟的幺蛾子。要不然等到事,曹家受其牵连。岂不是冤枉。

 幸好如今父亲的调令已下,旧曹、李、孙三大织造显赫江南的局面将被打破。就算李家后有所妄动,曹家已经回到京城,只要行事谨慎,倒不会像过去那般碍眼。

 被康熙批示回的折子才到江宁没日子,吏部的升迁公文也到了织造府。曹寅实是不胜欣喜。原还以为要费一番周折,没想到事情已经有了转机。

 在欣喜地同事,他心里也隐隐地有些失落。

 他生在江南,六岁被送到京城嫡母处养育,而后进宫做了伴读,十六岁为侍卫。父亲去世后,来江南接任制造,至今已经将近三十年。

 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,同京城相比。这边的织造府更像是他的家。

 至好友,人墨客,在江南的日子,如斯难忘。

 往后,怕是再也没有这般惬意心境,要终老京城了。

 想到这些,曹寅放下手中的公文。苦笑地摇了摇头。真真是人心不足蛇象。天地本不全,这世上哪里有十全十美之事?

 既是想要跟儿孙团圆。又想要清闲自在,随意所,哪里有那么好地事儿?

 想明白这些,曹寅刚升起的感伤之情也就淡了。

 至于御笔亲批,让他举荐织造人选之事儿,他却是没有放在心上。内务府那几个颇受万岁爷器重的郎中,少不得都会列上一列。至于万岁爷钦点谁,那就是万岁爷的抬举,不干他曹寅半分干系。

 他没有揽权之心,也怕有了这个嫌疑,引得康熙厌弃。

 既是要离开江南,就是割的干干净净才好,要不然举荐了旧亲信,往后这边有了什么干戈,还抛白不干净。

 举荐江宁织造人选的折子送上去,等到了御前,再还回来,也得一个多月的功夫。这段日子,倒是可以访访旧友,省得后天高路远,不得相见。

 这都是后话,眼跟前儿,最紧要的,是将这个消息告诉夫人。这些日子,李氏既是盼着回京,又怕旨意被驳回,整价也是有些恍惚。

 开院上房,李氏坐在炕边,给孙子天佑讲古,不外乎曹家祖上从龙入关那些旧事。

 这都是早年见天听老太君念叨记下的,李氏口里讲着,心里却是有些个愧疚。早年,还是在一个府住着,儿子由老太君带着,不在她身边。

 就算得见,每天晚上她在心里还要念上几回,只觉得惦记得不行。

 如今她把孙子带在身边,媳妇那边不是想得更厉害。

 天佑听了几句骑马行军的话,却是有些坐不住,翻身下炕,瞪着小腿往立柜边去。在立柜旁边,放着一只竹马。

 所谓“竹马”不过是半截竹竿,上边接了半截木制马头。

 这是曹寅为了哄孙子,亲自琢磨出来地小玩意儿。

 天佑将竹马骑在**,在屋子里转圈圈,便转便道:“驾,驾,骑大马…”

 李氏怕他摔到,忙站起身来,哄道:“慢着点儿。仔细磕了…”

 天佑“咯咯”直乐,养着脖儿道:“祖母,往后孙儿要做大将军,打仗去。”说完,又“驾、驾”地骑着竹马,满地跑。

 李氏见他气的动静。笑道:“你当那个是玩儿呢,你祖父、你父亲都没想过这个,你这做孙儿的,倒是颇有些祖宗遗风…”

 刚好曹寅挑了帘子进来,听了最后一句话。开口问道:“什么祖宗遗风?”

 天佑刚好跑到这边,一下子撞到曹寅的腿上,小身子往后一仰,来了个**墩。许是摔疼了,他小脸一酸,小嘴一裂,就像是要哭的模样。

 李氏同曹寅见大孙子跌了,都心疼的不行。李氏忙抄手抱起,孙子的小**,口中道:“哎呦。哎呦,摔疼祖母地大孙子了,不疼,不疼…”

 曹寅也上前,仔细看了,看是不是磕了哪儿。

 天佑见祖父近前,伸出两只小胳膊,搂了曹寅的脖颈,却是破涕为笑。

 曹寅见孙子亲近自己个儿。心里也稀罕得不行,伸手从李氏怀里接过。他摸了摸天佑地大脑门,问道:“上午都玩儿什么了?告诉祖父,想祖父了没有?”

 天佑用小手抓了曹寅的胡子玩儿,嘴里回道:“想了…想着祖父同孙儿玩儿…玩大马…”

 曹寅抱着孙子,在手中掂了两下,将他放在脖颈上。

 天佑又是觉得好玩儿,又是觉得害怕,嘴里“咯咯”笑着。小胳膊却越往前搂。小手捂到曹寅的眼睛上,曹寅也笑了,抓了天佑的小手,转过身对李氏道:1o1deT“吏部地行文下来,升了礼部左侍郎,只等着这边差事交接了,就能上京。约莫着。最迟年底也能成行了!”

 李氏听了。欢喜不已,双手合十。红着眼圈,却不晓得说什么好了。

 曹寅见子如此,想起一事儿,道:“你自幼在南边长大,不是嫌京城天干儿风尘大么?这要是到了冬天,可是比江南冷得多,还不晓得你受不受得住。”

 李氏侧过身子,用帕子将脸上的泪擦了,笑着说道:“瞧老爷说的,我何曾那般金贵了?冷点算什么,多用两盆炭就是。只要能跟儿子媳妇在一处,别说是冷些,就算是让我吃糠咽菜,我也是欢喜的。”

 李氏这句话,却使得曹寅想起去年父子一道进京恭贺万寿的途中,曹在船上说过地那些话。

 他的心里,不由警醒。

 物极必反,盛极必衰,如今曹家能从江南身,阖家平安,已是天大的福气。

 所谓富贵,所谓权势,他这半辈子也都经过,看得倒是越淡了。

 儿子也不是招摇的子,不会主动去招惹是非。但是父子两个往后同在京城为官,还都是堂官,还需越加谨慎才是,省得招惹是非。面有“江宁织造曹寅升任礼部左侍郎”这条,只当自己眼花。

 他自己个儿的眼睛,将那一行字重新看过,口中念叨着:“升任。升任!”

 说起来,凭借曹寅的资历,升任礼部左侍郎绰绰有余。就是李煦,去年万寿节后,还恩赏了个户部侍郎地虚衔儿。

 让人想不到地是,曹家竟然要离开江宁。

 从康熙二年,曹寅之父曹玺下江南营造织造府算起,曹家在江南已经五十余年。谁会想到,没有半点动静儿,曹家就要离开江南。

 李煦放下手中的邸报,面上却是晴莫定,心中生出几分惊恐。是万岁爷要卸磨杀驴,还是曹家自谋从江南官场身?不管是哪一种,李煦心里都生出不安来。

 曹李两家,在江南也好,在京城也罢,多是被人一并提起。

 曹家从江南身,那李家当如何?

 京城,曹府,梧桐苑。

 曹回来后,原想要告诉初瑜喜云地亲事,好让她早些安心。不过,见喜云在屋子里,怕她害臊,他便先没说这个,问初瑜道:“二婶那边预备的如何,小二、小三那边不都是打算十月过礼么?”

 初瑜回道:“今儿二婶还说呢,因过礼时要预定婚期,自是想要等着老爷太太来。二婶让额驸往南边再去信问问,看看老爷太太腊月里能不能到京。要是能的话,婚期就定在小年后。要是赶不及,就再等几个月,等老爷太太来了再说。”

 曹点点头,道:“如此才好,家里这些年也没什么热闹事儿,要是父亲母亲进京后再办喜事,也能使得二老乐呵乐呵。”

 说话间,喜云已经带着小丫鬟避出去了。

 曹看了看喜云的背影,转过头来,对初瑜道:“我方才问过张义了,他那边也像是看对眼了,万分乐意。等忙过这段日子,倒是要记得空将他们两个的亲事办了。”

 初瑜听了,脸上出几分欢喜来,道:“如此大善!打我记事儿起,喜云便在我身边,要是嫁到外边儿去,我还真是舍不得。”

 曹道:“往后父亲母亲到了,府里人口越多了,到时还需你多费心。母亲是个好脾气的,你这边也就别太宽了。”

 初瑜应了,问起十三阿哥府的寿礼。十三阿哥十月里生辰,这也没几天了。

 曹这边的意见,自然是从重,选些既实在,又不招摇的贺礼。初瑜应了,又不好年年送一样地,便想着如何换个妥帖的礼单。

 曹心道,这就要进十月,算算日子,圣驾当从热河回京了…  M.uyIxS.cOM
上章 重生于康熙末年 下章